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店里样儿没变,还是老味道”!中关村茶点新址迎客

体育正文 10 0

“店里样儿没变,还是老味道”!中关村茶点新址迎客

“店里样儿没变,还是老味道”!中关村茶点新址迎客

清晨(qīngchén)7点刚(diǎngāng)过,在超市发科学城店东侧,中关村茶点新址的玻璃门就打开了(le),浓郁的黄油香味扑面而来。“蝴蝶酥出锅了吗?”68岁的金大爷迈进店里(diànlǐ),“老店关门前没买上,今天说什么也得带一袋回家。”

创立于1957年的中关村(zhōngguāncūn)茶点

在多方努力下(xià)顺利完成搬迁

茶点经理特意提前了营业时间(yíngyèshíjiān):

“早点开门,大家就能少排会儿(huìer)队。”

新址(xīnzhǐ)老味道 顾客踏香来

“适合老人吃的咸味点心还有吗?家里老太太今天过生日,就惦记着这口老味道(wèidào)。”一位中年女士询问(xúnwèn)。店员(diànyuán)从玻璃柜台里取出金黄色的咸酥条:“刚出炉的,老人家肯定喜欢。”

“很多招牌(zhāopái)点心一出炉就卖完了。”

记者注意到,老店的老式货架、玻璃柜台都被原样搬(bān)来,后厨里传统大烤箱(kǎoxiāng)正散发着阵阵(zhènzhèn)香气。“这味道太熟悉了,跟我小时候闻到的一模一样。”排在队伍中的李老先生感慨道。

72岁的宋阿姨家住保福寺桥南,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,“儿子昨晚发消息说茶点今天开业,我6点就起床了,走了半小时,排了一个多(yígèduō)小时队,终于买到(mǎidào)了最难买的蝴蝶酥。”她高兴地展示着刚买到的四袋点心(diǎnxīn),“给儿子带(dài)两袋,他念叨好久了。”

60岁的朴先生是中关村老住户,特意带着妻子和2岁的孙子来重温记忆中的味道。小孙子接过爷爷递来的起子饼,开心地吃着。朴先生也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块:“就是(jiùshì)这个味道!记得小时候我妈带我来买,那时候点心可是稀罕物(xīhǎnwù),都舍不得吃。没想到(méixiǎngdào)几十年过去,味道一点没变,每一口都是回忆。”站在一旁的妻子张女士笑着说:“茶点用料实在,我们(wǒmen)全家(quánjiā)都爱吃,搬到这更方便了,以后(yǐhòu)还要常来。”

匠心传承 记忆历久弥新(lìjiǔmíxīn)

天还未亮,中关村茶点的后厨已亮(yǐliàng)起灯火。老师傅们揉面的动作沉稳而熟练,面团在宽大(kuāndà)的案板上发出熟悉的“咚咚”声。“从(cóng)和(hé)面到烘焙,每个步骤(bùzhòu)都按景德旺老师傅1957年定下的标准来。”店铺经理擦拭着烤盘说道。这家老店,最初专为中科院归国科学家特供西点,如今虽(suī)迁至新址,老式烤盘和木质案板仍延续着68年不变的手艺。

与中关村(zhōngguāncūn)西区隔街相望

更加突显中关村地域特色(tèsè)

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极为(jíwéi)便利

为周边居民提供(tígōng)更便捷的购物体验

“超市发(chāoshìfā)科学城店的前身,就是当年为中科院专家们配套建设的副食店,在物资匮乏年代,专门(zhuānmén)保障科研工作者的生活需求。2003年改制为超市发连锁店后,我们坚持深耕社区经营,做好百姓身边的菜篮子、米袋子、肉案子。”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党委书记、董事长(dǒngshìzhǎng)王增庆表示,如今,“科学家的副食店”与“科学家的西点(xīdiǎn)店”携起手来,更好为中关村地区居民(jūmín)服务。

王增庆表示,在中关村街道(jiēdào)与海淀置业集团的支持下(xià),超市发连锁公司通力协助中关村茶点完成(wánchéng)此次迁址工作,确保(quèbǎo)老店设备、工艺完整迁移,不仅保留了老店的怀旧元素,还优化了点心陈列与购买动线,让经典得以延续。

阳光洒在“中关村茶点”红底黄字的(de)招牌上

下方的金属牌匾(páibiǎn)上工整地刻着

“营业时间:9:00-18:00(周日休息(xiūxī))”

“这样(zhèyàng)的时间安排既照顾了老顾客们的习惯,也能服务更多上班族。”茶点经理说。这块崭新的招牌(zhāopái),不仅记录着(zhe)从特供点心到百姓美食(měishí)的变迁故事,更见证着几代人共同的美食记忆。而今,这份经典正续写着新的故事。

作者(zuòzhě):北京海淀官方发布

“店里样儿没变,还是老味道”!中关村茶点新址迎客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